董城(1 / 2)

姜姬 多木木多 2178 字 18天前

依稀看到城墙的时候, 已经又过去了五日。

齐藉也已经养好了一把胡子, 就是嘴角的泡更大了, 口舌生疔, 折腾得他痛苦不堪。

马公子也发愁, 许诺等到了大城, 一定替他找好大夫开一副好药给他送来。

齐藉连忙谢过马公子的好心。从人等马公子走后就叹, “那地方……连个好医工都没有……唉……”

齐藉也觉得这日子是越来越难过了。他在家里时也不觉得自己有多娇气,结果出来以后才知道外面的日子有多苦。衣食住行,就没一样是顺心的。

现在将要去的地方竟然连好大夫都找不着, 这下连病都不敢病了。

眼前去董城的“路”都不能叫路,举目四望,除了白地还是白地。连草都没有一根。

等走近“城墙”, 更让齐藉目瞪口呆。城墙秃得不像话, 看起来是早就该修了。

城门关着,城墙上爬着的兵丁放下一个篮子, 叫马公子把名帖等物放进去。

他们没有被驱赶, 实在是马公子这一行看起来太明显了。这就是商队。

董城已经很久没有这么大的商队过来了。

马公子心知肚明, 自从鲁商来了以后, 到现在两年多了, 大梁的大商们全都不敌鲁商。公主进了凤凰台后,这一片的商路几乎都被鲁商给霸占了。

董城地处偏远, 又没有强势的氏族,大商队根本就懒得过来。

马公子的名帖送进去后, 董城的城主, 同时也是董家父子的董瑞与董诚都有些为难。

早在士兵们从城墙上看到远处而来的商队时,欣喜不已的他们已经把这个消息传开了。

董城并不是一个物资丰富的城,特别从去年到今年,他们已经捐助四次之后,百姓家里的米粮早就空了,盐也早就没有了。

人们都盼望着商队能带来他们需要的东西。

董瑞父子则是希望能从商队那里打听出一些外面的事。

自从商人不再来之后,董城已经有大半年没有得到外面的消息了。

上一次还是被人找上门来说外面有一个大贼,骗了皇帝的信任,被皇帝封成了庆王,还把河谷的膏梁之地骗为封地,现在外面的人正为了打他而集结起来。

来人是“特意”把这件大事告诉董氏的。

董瑞父子听了以后就知道……骑虎难下了。

他们只好认同义军所为,但董瑞不肯把儿子董诚送到义军中去,只愿意送些钱粮。

那人不太满意的走了。

之后又来了三次,每回都游说董诚去义军共襄盛举,日后闯下名号来,也叫天下人听到董氏的名字。

董诚差一点被说动了,还是被董瑞的眼泪给留下来的。

从这以后,董瑞就很想从别的地方得到外面的消息。他也曾派人出去打探,但可能是出了意外,派出去三回的人,都没有回来,也没有音信。

他猜测派出去的人可能都遇到了不测,也不敢再派人出去了。

董诚也想知道外面的消息,特别是云贼现在怎么样了,义军又怎么样了。这一场胜负牵动着他的心神,如果云贼胜了,天下还有谁能阻拦他呢?如果让这样的贼子存活在天地间,那这世间的黑白不是颠倒了吗?

董诚道:“父亲,不如就请他们进来吧。一群商人有什么可怕的?”

董瑞死活只肯给钱粮,不肯给人,他告诉董诚,城中的丁壮才能保护他们,保护百姓,而不是义军的“许诺”。

所以董诚觉得城外的几百个人没什么。

董瑞却是小心使得万年舟的性格。特别是在董瑞险些被人骗走后,他更是仿佛惊弓之鸟,凡事慎之又慎。

他道:“还是再看看。”

他命人传话给城外的商队,让他们在城外稍等几天。

董诚不解,还怕商队走了,急忙问:“爹,万一他们走了呢?”

董瑞:“走了,就说明他们是真正的商人,到时再把人追回来就行了。如果他们等了好几天,那反倒有诈。这城没什么让人图谋的地方。人来了不肯走,就有问题。”

结果不到半天,商队的消息又传回来了。商队说既然不能放他们进去,他们也不会多纠缠,只是队伍里的水不够了,请问能不能从城里买些水。

董瑞待要说不卖,传话的人已经急切地说:“他们说可以用东西换!他们带了粗盐!”

一听这个,董瑞父子立刻站了起来。

董瑞忙问:“带了多少?”传话的是城门守卫的一个小将军,年纪也有三四十了,急得跺脚:“不多!他们说是给马吃的!可我看了,那盐只要煮一遍,人吃也没问题!是土盐!”

董瑞顾不上多说就带上儿子跟着小将赶往城门。

他们坐着马车到的时候,城门处已经聚了一些百姓,都对着城门外的商队盼望着,虽然连人都看不到。

有的百姓还拿着布袋子,一看就是来买盐的。

看到董家父子到了,纷纷道:

“城主到了!”

“老爷!”

“小公子!”

董诚是董瑞的独子,前面还有三个夭折的哥哥,他排行最小,董瑞以前常抱着他坐车在城中穿行,所以百姓大多都认识董诚,都叫他小公子。

董瑞交待董诚:“你来安抚一下他们,让他们速速散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