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午,谢悠然的马车停在了太守府的门前。
韩庆已经领着一干奴仆在门口迎接了,“丫头,你可算是来了。”
他乐呵呵地说着,面容一如谢悠然想象中的慈祥可亲,好像他不是一城之将,依然是那个豁达淡然的韩猎户。
“韩叔,”谢悠然在青儿的搀扶下下了马车,“一年不见,您身体一向可好?”
“好,挺好。”韩庆笑着打量她:“丫头,又长高了,也越长越漂亮了,这要是在大街上乍一看,我还不敢认呢。”
谢悠然不好意思地笑笑,“韩叔说笑了。”
“一路辛苦了吧?来,快进去歇歇。”韩庆说。
他如今是灵州的驻将,带兵驻守在这里。北伐军正处于起义初期,没有太多的军费,一切从简,所以他并没有另外修建府邸,而是直接住进了先前的太守府。
原太守也是他们的人,宅子让出来后,就带着家人搬到了府衙去住了。
谢悠然带着青儿,跟着韩庆往里走。
一路打量这院子,见太守府并不十分豪华阔气,甚至可以说得上简陋,想来先前的太守也是个清廉之人。
她忍不住问:“韩叔,我爹娘他们不住这里吗?”
方才门口迎接她的那些人中,并没有看到她爹娘和弟妹。
韩庆道:“是,这府里太过简陋了,我安排他们住在了城郊的别院。”
谢悠然释然:“哦。”
楚凡只说她的爹娘在灵州,她还以为是跟韩叔住一起呢。
不过想想也是,韩叔如今的身份毕竟是一城守将,爹娘他们跟他住在一起,并不合适。
进了花厅坐下,韩庆叫下人奉上了香茗,又吩咐管家安置护送谢悠然她们过来的亲兵,招待他们酒足饭饱之后,再打发他们回迦南关去跟楚凡复命。
“丫头,累了吧?先去厢房休息一下,晚上我再给你接风洗尘。”
谢悠然摇头,放下了茶盏,“不了韩叔,我想先去看我爹娘他们。”
“也好,”韩庆笑道,“就知道你记挂爹娘,坐不住。行,我这就带你去见他们。”
当下,三人重新上了马车,往城郊而去。
一路上,谢悠然的心情都很激动,一年不见了,不知道爹娘和弟妹可还好?
他们是胖了,还是瘦了?见到自己还活着,会不会很激动,很开心?
青儿也有些忐忑,路上问了一些谢家的情况,好方便伺候。
明月山庄就是当初梁墨辞养伤的地方,山庄依山而建,古朴雅致,青瓦白墙,很有江南小院的风情。
山庄门口,早得了消息的谢家人齐齐站在门口,翘首以盼。
为了迎接谢悠然,一家人好似过新年一样,全都穿上了新衣,一个个容光焕发。
杨氏抱着孩子,眼眶泛着潮,谢保顺不时整理一下衣着,问一旁的三女儿:“怡然,爹没有哪里不妥吧?”
“没有没有,”怡然笑着道,“爹爹穿得很周正,就像要去金銮殿上见皇帝老儿一样。”
“你这丫头,”谢保顺好气又好笑,“竟敢拿你爹爹来打趣了?”
怡然嘻嘻地笑,安然则一直提着心,伸长着脖子往远处望,心跳砰砰的,比往常快了很多。
就连被杨氏抱在怀里的快两岁的浩哥儿,也好奇地瞪着圆溜溜的大眼睛,看看这个,看看那个。
终于,那马车近了,更近了。
“大丫。”杨氏喃喃地,念出了大女儿的小名。
所有人都激动起来,没来由地都生出了一丝紧张。
直到那马车停了,韩庆先从第一辆马车里走下来,然后,一抹鹅黄色的倩影从第二辆马车里钻出来,杨氏再也抑制不住心头的激动,失声叫了起来:“大丫。”
一家人飞快地迎了上去。
“大丫。”
“悠然。”
“姐姐。”
“大姐姐。”
谢悠然从车上跳下来,站在那里,看着家人向她奔过来。明明早就盼望这场景,可真到了此刻,脚下却如同生了根一样,再也动不了半步。她恍恍惚惚地想着,原来,这就是传说中的近乡情怯呀。
鼻子一酸,眼泪一下子就冲上了眼眶,在眼里打着转。
她深吸了一口气,努力地仰了仰头,不让自己哭得太丑,然后,她唇角扬起一抹笑容,一步步地,走了上去。
“爹,娘,二妹,三妹,小弟。”
她一一叫着他们,眼泪终于还是忍不住掉落了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