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2章 王斗此人必除(2 / 2)

众人都是一片沉默,良久,多尔衮若有所思道:“看来与王斗部作战,只能尽量避开其正面锋芒,攻掠其友军两翼。最后防效太祖高皇帝浑河之战,多用战车火炮,以十倍兵力源源不绝攻打,如此方有胜算。”

他决心己下,环视各人道:“王斗此人必除,宜早不宜晚,本大将军决意,南下大军尽数会合,选一适当时机,地势。以数万精兵,雷霆之势,将卢象升,王斗诸部一鼓而灭,诸位王爷有何高见?”

他双目炯炯,只是扫视各人。

杜度,阿巴泰,多铎等人都是站起身来,慷慨激昂,赞同奉命大将军的看法。反正以后攻打王斗,主力不可能是他们,何乐而不为?八旗蒙古各旗主作为新附军炮灰,这等战略战术大事,自然没有他们插口的余地。

镶蓝旗旗主济尔哈朗有些犹豫,不过见多尔衮目光扫来,他还是起身赞同。

或许是因为父兄的悲剧命运,所以济尔哈朗平日处事极为小心,更似乎给人一种软弱听话的感觉。面对咄咄逼人,权力欲越来越强的多尔衮,他总是选择服从。

皇太极早抢得了八旗满洲的两黄旗,还让自己儿子豪格担任正蓝旗旗主之位,此时父子二人正领兵在山海关外牵致,并未入关。看入关的几个旗主都赞同自己的意见,多尔衮脸上露出满意的神情,最后问扬武大将军岳托道:“扬武大将军意下如何?”

见多尔衮如此独断专行,事情都决定了再听自己的意见,岳托有些不悦。

此时岳托身为扬武大将军,掌管入寇的清兵右翼兵马。不过数年前,因为在皇太极面前的骄慢无礼,岳托被夺去了贝勒之位,降为贝子,还罚银五千两。虽年前皇太极又恢复了他的贝勒之位,不过岳托还是稳重了许多,颇有喜怒不形于色的味道。

面对咄咄逼人的多尔衮,他也不愿正面交锋,恶化二者的关系。加上他岳托身为贝勒,爵位低了多尔衮二等,此次入寇的清兵人马,事实上以多尔衮为尊。

岳托心中不悦,脸上却没有表露出来,缓缓道:“奉命大将军所言极有道理,王斗此人可谓为我大清国心腹之患,除去此人,宜早不宜晚,本大将军也是赞同!”

……

崇祯十一年十二月初三日,真定府,宣大营地内。

近午,整个营地又是骚动起来,在各营哨探的传闻下,无数的军士高声叫道:“运粮的兄弟回来了。”

卢象升,杨国柱,虎大威,王斗等人也是惊动,从营外看去,果然萧条的旷野中,密密麻麻的车辆骡马,顶着寒风,正往营地这边而来。卢象升抚掌大喜:“太好了,有了这些粮草,军中将士,便没有饥寒之忧了。”

从行唐县到真定府不过八、九十里,各人估计运粮大军两日内就可回来,没想到花了三日时间。可能途中有所波折,不过总算顺利。众人迎出营外,很快的,满满载运粮草的车辆骡马便络绎前来。

看随行载运的粮草,王斗说的四千石根本没有问题,卢象升满面笑容,只是以宠溺的目光看着王斗。虎大威,杨国柱等人满脸喜悦,看向王斗的眼中都满是赞赏感激。

从王斗领军到昌平后,众人承王斗的情真是太多了。

终于,滚滚的辎重车辆到了营外,整个营地一片欢腾。所有人的都是眉欢眼笑,看那些头脸包得严严实实的辎兵们将装满粮食的车辆浩浩荡荡赶入营内,有了这些粮草,至少这一个月中,军中便不愁吃喝了。

出外押运粮草的钟调阳,李光衡,陈安,郭英贤等人下了马匹,大步过来向卢象升,王斗等人复命。王斗看钟调阳几人短短两、三日之中,脸上便被寒风吹开一道道口子,有些人盔甲上似有刀痕箭伤,大冷的天气,出门在外,实是辛苦。

看他们样子,似乎与清兵作过战,不过他们精神都很好,便是各营辎兵辅兵们,也是个个精神抖擞,满脸欢笑。

卢象升亲自搀扶起他们,叹道:“诸位将军辛苦了,路途可是顺利?”

此次运粮虽以钟调阳军职为低,但粮是王斗储藏的,所以各将中,隐隐以钟调阳为首,他高声道:“回督臣话,末将等一路顺利,只是到了新乐地界,遇到一股奴贼骚扰,耽搁了一些时辰。”

郭英贤裂着嘴笑道:“哈哈,一千多个鞑子兵,披甲兵数百,也想骚扰我们的运粮车队?老郭与李将军,陈将军他们一阵好杀,这一千多个鞑子兵,便跑得远远的,再也不敢过来。”

众人都是笑起来,虽有这个小插曲,不过此次运粮还算顺利,卢象升吩咐各将赶快进营歇息。不过他随后看到钟调阳,李光衡的保安州军士后面还卓立着数百人,不由眼中露出疑惑的神情。

王斗此时也看到钟调阳身后,站着一个俊朗非常的年轻将官,一身精铁盔甲披在身上,系着大红披风,肃立寒风中一动不动,显得英武无比。这将官王斗认识,却是当日自己亲自接见过的高寻,在韩朝部下任乙总丙队的队官。

王斗早从韩朝那得知,真定府行唐县境内的粮寨中,韩朝令自己麾下队官高寻留守,还从流民中挑选了三百个青壮归他统管训练。此次留守任务完成,高寻便领自己几百兵,与钟调阳一起,前来与王斗大军会合了。

此时王斗看高寻身后近四百人,以队为列,个个排列得整整齐齐,他们三队长枪兵,两队火铳兵,虽说盔甲不足,但至少军容队列严整,很多人脸上颇有彪悍之气。

王斗不由缓缓点头,他们中的队官甲长之人,自然是以原来队中老兵充任,不过短短几个月中,原来的青壮新兵,能训练到现在这个样子,足可见高寻之才。